本文转自:云浮日报君盈配资
谭庆楠
近日,迷上了看短剧,我觉得两个小时就能了解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世界,非常有意思。
从前看电视剧君盈配资,感觉有些故事的铺垫太过冗长,而情节发展又太缓慢。更有甚者,为了吸引观众眼球,堆积了大量哗众取宠的内容,渐渐偏离了编剧老师想要表达的故事内核。导致像《红楼梦》《甄嬛传》这样经得起推敲的经典长剧少之又少。
而竖屏短剧每集只有两分钟,篇幅短小,开篇就直击矛盾高潮,情节紧凑,主题也是明确且高度聚焦。虽然它的很多细节经不起推敲,但是却能够让人快速明白故事传递的价值观。
我常常在等车或者休息的间隙看上几集,各种类型都会看一点。时间充裕时,就坐在院子里花两个小时看一部短剧。短剧既有各种旖旎的爱情故事,也有惊悚悬疑的推理故事,还有女性成长的觉醒故事。
父母那一辈爱看“翻身农奴把歌唱”的逆袭故事君盈配资,我发现在他们心中似乎总有一个美好的梦,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。而我们这一辈更喜欢看“探索心灵成长”的蜕变故事,更相信境随心转。
当然,短剧的很多内容被评价为“上不得台面”,我却觉得这是社会在倾听每一种声音的具象表现。故事如果只有那些高雅的内容,那该多无趣啊?普通人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渴望,那些藏在心底的隐秘冲动,也值得被我们看见、被讲述。
我们需要《哪吒2》这样传承传统文化的电影内容,需要《甄嬛传》这类经得起反复推敲的优质长剧,同样也需要《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》这样记录烟火人间的短剧内容。在我看来,当我们学会雅俗共赏,也就能慢慢移除掉对另一种人生的偏见了。
诚然,有些短剧的叙事逻辑和价值观确实存在问题,但却恰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还有一部分人成天为衣食住行所困,没有对生命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。我们常说要允许一切发生,也更应该允许别人观看自己爱看的内容。
每一种人生,都值得被记录。每一种剧集,都有自己的受众。短剧像一面哈哈镜,浮夸地展现着这个世界。我观看,我了解,我允许自己是自己,也允许他人是他人。阳光会普照大地上的一切,世间百态如轮回般重演,生命因多样而不息。
我坐在椅子上,打开一部讲述女性成长的短剧,看完后我禁不住感叹:生活里依旧有很多规劝女人安分守己的声音,但这影响不了一个女人想自立自强的心。
夕阳的余晖洒在院子里,我关掉手机屏幕。远处传来孩童嬉闹的声音,近处是邻居家炒菜的香味。那些短剧里的故事像一场场短暂的梦君盈配资,而眼前这平凡的生活,才是真实可触的剧本。
嘉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